Tag Archives: 英國
英國在景氣迷霧中見到曙光
英國富時 100 指數連三天上漲,週三收高 0.3% 至 7,772 點,攀 10 個月峰頂。 正面經濟指標為低迷英國景氣中帶來希望。 2024年1月,英國GDP如市場預期溫和成長0.2%,打住上月0.1% 的頹勢,象徵自2023年下半年技術性衰退後步入復甦。 動能主要源自服務業(本月成長0.2%,上月則下滑0.1%),特別是排除汽機車的零售貿易(成長 3.4%)、保健以及市場(成長 0.9%)和教育業(成長 0.7%)。 同時,建築營造成長 1.1%(前值降 0.5%)。 不過,工業生產反降 0.2%(前值升 0.6%),主因為供水和污水處理、廢物管理和修繕業務減少2.2%。 截至 1 月的三個月內,英國經濟小幅萎縮 0.1%。 1月英國商品和服務出口亦報佳音,上升0.7% 達到692.6億英鎊,從12月的一年半低點687.6億英鎊反彈。 出口到歐盟的商品成長了 0.8%,主要是由於燃料銷售增加,特別是出口到波蘭的原油、出口到比利時的成品油和化學品。 然而,機械和運輸設備出口下滑,受對西班牙的汽車出口和對德國的飛機出口減少影響。 另一方面,非歐盟國家市場因燃料銷售衰退出口跌1.7%,包括對韓國的原油,以及對美國醫藥產品和無機物化學品出口下滑。 綜上所述,服務出口增長0.3%。 (英國富時100指數月線圖) (GDP MoM%, 英國國家統計局) (英國出口, 英國國家統計局) 免責聲明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只能視作一般市場資訊,僅為協助讀者瞭解市場形勢而提供,並不構成投資建議。Ultima Markets已採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準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精確度,及可隨時更改而毋須作出通知。Ultima Markets不會為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等資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虧損或損失(包括但不限於任何盈利的損失)負責。
黯淡零售數據使富時100指數錄得三個月最深跌幅
去年12月英國零售銷售出現令人擔憂的轉變,較11月驟降3.2%,遠遠超過分析師預測的0.5% 降幅,是自2021年1月疫情以來最巨月度跌幅。 在11月銷售額小幅增長1.4% 之後突然發生逆轉,顯示極度不穩定的消費市場困擾著零售業。 非食品商店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銷售額暴跌 3.9%,因為消費者似乎減少了禮品購買,並將更多的假期購物轉移到 11 月以緩解緊蹦的預算。 負面動能滲透到各個零售類別,包括百貨公司(-7.1%)、家居用品(-3.0%)、服飾(-1.5%)和其他非食品場所(-4.5%)受到嚴重打擊。 食品業買賣也有所減少,下滑 3.1%,而非商店零售業減少 2.1%,種種反映了通貨膨脹的壓力和生活成本的上升。 初步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零售總額大幅下降2.8%,達到2018年以來的最低點。這種長期低迷引發對未來消費者信心和購買能力狀況的擔憂。 上週五,疲軟的經濟數據為富時 100 指數蒙上陰影,儘管該指數收盤持平,但仍連續第三週下跌,創下三個月來最大跌幅。 (英國零售銷售,國家統計局) (FTSE100 月線圖) 免責聲明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只能視作一般市場資訊,僅為協助讀者瞭解市場形勢而提供,並不構成投資建議。Ultima Markets已採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準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精確度,及可隨時更改而毋須作出通知。Ultima Markets不會為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等資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虧損或損失(包括但不限於任何盈利的損失)負責。
英國通膨意外大幅降溫
根據國家統計局報告,11月通貨膨脹率降至 3.9%,較上月的 4.6% 大幅下降。 通膨放緩的原因是交通、娛樂、文化和食品等方面價格下滑,其中燃料價格帶來的下行壓力最大。 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降幅略小,為 4.4%。 各種投入成本均減少:原物料下降2.6%,運輸成本下降1.4%,出廠價格下降0.2%。 儘管物價冷卻,但 3.9% 的數據仍然是英國央行 2% 通膨目標的近兩倍。 因此,政策官員表示,儘管今年為控制通膨而實施的升息增加了借貸成本,但現在討論降息還為時過早。 通膨現值處於兩年來的低點,顯示出近期生活成本危機緩解的跡象,但仍低於央行設定水準。 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等波動性類別的核心通膨率也從 5.7% 降至 5.1%。 貨幣政策委員會在製定利率時會密切關注這一點。 英國的通膨目前與其他類似規模的G7國經濟體保持一致。 水準與法國的比率相當,但超出德國和美國。 英國財政大臣傑里米·亨特評論說,這些數據點明在消除通膨壓力、支持健康、可持續增長經濟以及上季度推出的企業減稅方面取得進展。 然而,由於許多家庭仍然負擔沉重,解決生活成本挑戰仍然是當務之急。 (英國通膨率) 免責聲明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只能視作一般市場資訊,僅為協助讀者瞭解市場形勢而提供,並不構成投資建議。Ultima Markets已採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準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精確度,及可隨時更改而毋須作出通知。Ultima Markets不會為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等資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虧損或損失(包括但不限於任何盈利的損失)負責。